Chinaunix首页 | 论坛 | 博客
  • 博客访问: 881256
  • 博文数量: 122
  • 博客积分: 0
  • 博客等级: 民兵
  • 技术积分: 1960
  • 用 户 组: 普通用户
  • 注册时间: 2019-01-07 13:17
个人简介

蚂蚁金服技术团队

文章分类

全部博文(122)

文章存档

2020年(16)

2019年(106)

我的朋友

分类: IT职场

2019-07-16 11:20:21

提起Kubernetes、云原生、ServiceMesh这些技术热词,你可能会对宋净超这个名字有些印象,他在国内做过众多的分享和布道,还参与翻译和撰写了四本技术书籍。由于在社区的贡献,他被CNCF认可成为官方大使。参与社区和技术布道都要做哪些事情,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?请听他来为你亲自讲述。

关于我

我是宋净超,英文名 Jimmy Song,CNCF Ambassador 和 ServiceMesher 社区联合创始人,2018 年 3 月加入蚂蚁金服。我喜欢旅行、摄影和开源。你可以在我的博客 上看到我的历史文章、社交网络和参加过的活动信息。

另外我还有运营着两个微信公众号(云原生应用架构、ServiceMesher)、知乎专栏(Cloud Native)、网站、GitHub组织。

我的云原生轨迹

有一些同学问过,你从一开始的兴趣就是搞云原生的吗?你是怎么一步步建起以及运营起这个圈子的?其实有的时候,兴趣就在不知不觉中,就在工作里面,再走一步,也许就是了。

我的云原生轨迹:2015 年初识容器圈,2016 年步入 Kubernetes 圈子、2017 年创立云原生圈子、2018 年创立 ServiceMesh 圈子。

2015 年底,我在所供职的公司里开始着手调研 Docker,然后就入了容器的坑,在这个过程中,我对 Docker 研究越来越深入,已经不限于使用,我们开始开发自己的插件,比如网络插件并在自己的业务上应用,将大数据集群迁移到容器上,同时还关注和使用了众多的开源项目,跟那些开源社区建立了联系。 

2016 年 4 月开始写《Kubernetes Handbook——Kubernetes中文指南/云原生应用架构实践手册》,同时在社区里解答别人的问题、参与各种讨论,还要跟踪社区的变化,观察整个云原生生态,翻译了三本云原生书籍和阅读了几百篇文章,2016 到 2018 年可以说是我成长最快的日子。

KubernetesHandbook 封面,导出为 PDF 有1500多页,共273,623个汉字。

我一直以来都是有写博客习惯的,最开始使用 CSDN、印象笔记,到后来创建了自己的网站,我将自己学习和了解到的东西记下来,分享给别人,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的呈现出来,还能够帮助别人,通过访客数据、用户查询情况还可以预见技术趋势。

日常工作

加入蚂蚁金服后我更多的是为大家服务,主办 meetup,邀请公司内部还是外部讲师来参加或者安排同事去大会上演讲。

我没觉得工作是一种负担,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,做你喜欢做的事情,你就会觉得时间过的飞快。目前的工作不能全算是工作,部分也是我自己的爱好,能将爱好作为事业,何乐而不为?当然,我也希望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上达到平衡。

我的 2018-2019 年关键词(根据Google 搜索访问到我博客的关键词绘制)。

在成为 CNCF 大使后,我更多的精力是在投入 ServiceMesh 技术的推广及 SOFAStack 社区上,组织了五次 Service Mesh Meetup 及 SOFAStack Cloud Native Workshop,现在聚焦于开源社区的治理上,看到 CNCF 的成功及 Kubernetes 社区的成功,我想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国内的开源项目上。

成为技术布道师

下面就是我曾经画的一张Service Mesh架构示意图:

有人还打趣说我以前是画电路图的,你别说还真有点像。

我们经常在网站看到各种系统、命令、架构等的 cheetsheet,这些图片大多是国外的人制作的,制作它可能不需要太深的技术背景,但是需要有很好的思维可视化,准确直观并系统的将你对技术的理解表达出来。

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,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时间。当时我学习和实践 Kubernetes,并且写博客、给他人答疑解惑,周一到周五每天 9 点半到公司,晚上 10 点多才离开,经常周末连续两天都在公司学习(看文章和翻译书籍),要不就是去参加 meetup,这样的生活至少连续坚持了 1 年以上,把法定假日去掉起码也有 3000 个小时。

我是将云原生技术带入中国大众眼帘最早的一批人,ServiceMesher 技术社区的创始人之一,也是这个社区的运营人,我的工作也跟这个社区有一定联系,同时也参与公司内部的开源项目管理。在国外,这种角色应该叫 Developer Advocate 或者 DeveloperEvangelist。我在参与 Kubernetes 社区的时候,在 twitter 上关注过这些人,他们对 Kubernetes 技术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2016 年,以《Cloud Native Go》一书的引进为契机,我开始在国内首度提倡云原生,Cloud Native 这个词出现在中文的出版物上,并被翻译为“云原生”。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又翻译了《Cloud Native Python》、《Cloud Native Java》,参与了第一本跟人合著的书籍《未来架构——从服务化到云原生》,还给一系列云原生相关的著作写了推荐序。我认为这些书对于推动国内的云原生的普及是有很大意义的,但是还远远不够。

我参与的已出版的云原生系列图书

未来,作为 CNCF 大使,以及云原生技术布道师,我将继续致力推广云原生及开源事业,为蚂蚁金服和及金融科技的开源开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

阅读(1600) | 评论(0) | 转发(0) |
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!~~